
国产智能手机如何胜出
诸多手机厂商依靠运营商的终端定制,也有上佳的业绩表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011年更是创造出了中兴V880销售600万部、华为C8500销售300万部以及联想A60和酷派W706单月销量突破50万部的惊人好成绩。
无论
技术与研发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积累,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为今天的投入奠定了未来竞争的基础。对于国内手机厂商来说,一方面需要通过自身积累不断提高技术与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要同相关产业链厂商紧密合作来提高技术与研发水平。同时,适时启动对
产品只是吸引消费者关注的第一步,更须重视的是用户的购买及使用体验。
客户的竞争实质上是客户体验的竞争,手机终端市场绝对是买方市场,市场检验和用户选择是衡量一款手机江湖地位的唯一标准。
作为国产手机的后来者,小米从启动伊始就提出“小米为发烧而生”,针对用户在使用智能机时最关注的性能、外观,2011年8月推出了“双核、信号好、大屏、电池强”等高性价比的小米手机。国内首款双核
用户只能在小米网上手机专卖店完成网上直接零售,新的购买体验不但节约了小米的渠道成本,也符合电商的发展趋势,小米提供的不只是产品购买和使用的体验,参与开发也成为小米所针对的手机发烧友的愉快体验,小米首创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OS,在5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过程中,每周迭代升级,真正形成了“活”的系统,率先在手机终端厂商中尝试了众包模式。
快速满足用户全方位体验,是满足和超越用户预期,提高用户忠诚度的重要手段。
价格战是国产手机当年快速发展又沉浮不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让消费者尝到短暂的甜头外,对于行业的良性竞争一定是弊大于利。而发起价格战也往往是迫不得已——缺乏影响和含金量的品牌力,无法产生品牌溢价。
在自媒体的今天,要提升品牌力,借助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网营销渠道进行口碑营销,绝对是条捷径。
试看苹果的发迹史,几近完美的艺术性的产品和乔布斯充满激情的新品发布为果粉们提供了不需要理由的理由,iPhone4和iPhone4S的机模丢失事件则在上市前轻易成为科技和
品牌力在用户规模增加到一定阶段、而用户体验始终受到重视后,想不提升都难。而品牌力又为产品注入了新的感知元素,促进了产品的传播和体验,形成更为宽频的用户适配。